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

台北 -- [中式料理] 1976茶餐廳˙香港粥粉麵點心專家

步出松山文創園區,低頭看看錶,才下午三點半,
不過哆啦A夢誕生前百年特展展場內那人多到令人透不過氣的壓力,
把我們這些準備去「懷舊」一番的老人們給趕了出來,
原本預備了三家晚餐的口袋名單,趁著午茶時刻,就先來去 「飲茶」吧!

DSC_0012
趁著午後的冬陽,慢慢地步行到東區巷弄間的「1976」 ,
原本以為是那紅底白字的招牌,沒想到「1976」還躲在它的後邊,
看起來格外低調的黑色招牌上貼著金橘色的「香港粥粉麵點心專家」,
算算也一年多沒去過香港了,今天就來小小地回味一下吧!

DSC_0018
這時候的店內顯得空曠,只有一兩桌的客人正在吃著菠蘿油當成今日的下午茶,
店內陳設的是白桌子及黑椅子,跟香港那總是擠迫到不行的雅座或大圓桌不同,
每次到了香港的茶餐廳吃飯,總是得縮起手腳,免得碰著了其他客人,
「1976」的空間自然是要寬敞許多,不過似乎也少了點地狹人稠的香港味道。

DSC_0014
香港茶餐廳的餐牌通常都是給壓在桌子的玻璃墊下,
再由夥計在一張小紙頭上鬼畫符似地寫些菜名便是我們點的菜色了,
像是入境隨俗一般做起了摺頁紙菜單,「你好 我在東區 我是一九七六」,
初次見面,1976的菜單上頭簡單地做了個自我介紹,
像是在默默抗議我剛剛所做的一切比較一樣,提醒著我「我在東區」。

DSC_0019
1976的菜色大抵就被它招牌上那五個大字說明了「粥粉麵點心」,
端詳了一會兒,我們便各自叫好今日的下午茶餐,跟香港一樣,餐點很快送上。
最先送上的是牛腩撈麵附的清湯,可以淋在麵上吃、加麵或是單喝。

DSC_0029
牛腩撈麵 (120元) 則是另外盛裝,像是足足下了兩球麵一般,麵量直逼碗緣,
上頭則是幾塊滷得入味的牛腩,咀嚼中可以感覺這牛腩還帶了些彈牙的筋,
但因為滷得夠透,加上又切成方便入口的大小,所以吃來香又不必費勁咬。

至於麵則與一般港式麵不同,不知怎的,港式麵總會讓我覺得像在吃細塑膠絲,
那口感不管吃了幾次都沒辦法習慣,更不用說喜歡,
這牛腩撈麵的麵,質感介於白麵與港式麵之間,
外皮雖然細軟,不過咬下去卻又像包了港式麵的芯般回彈,
口感十分特殊,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吃究竟,這麵裡,到底賣了什麼藥?

DSC_0031
「這是我們自製的辣椒醬,拌一點在麵裡,很好吃的~」,
正當我們在分麵的時候,老闆拿了一小碟辣椒醬過來。
試著拌入一些,這麵多了好些香氣,舌頭上又是止不住的辣啊~
不過這給一辣,果真辣得開胃了! 加在其他餐點裡,同樣很對味。

DSC_0024
去到香港,我最愛吃的就是粥了,今天來到香港茶餐廳,自然也不會放過,
點了碗滑蛋牛肉粥 (95元) 試試。幾塊老油條與蔥花之下,是熬得不見米粒的粥底,
碗緣一圈是生蛋液,隨著湯勺一圈一圈地拌入,就像完成了「滑蛋」儀式,
喝一口,粥底是大骨熬煮的甜味,不過可惜的是粥有些偏稀,
個人比較偏好綿密而細緻的廣東粥,喝著粥,卻像吃米,但卻又不見米粒。
幾小塊牛肉就暗藏在這粥底中,口味還算過得去,但自然比不上牛腩了。

DSC_0033
說到下午茶點心嘛~ 第一首選自然是冰火菠蘿油 (50元) 了,
1976的菠蘿包外皮烤得香酥,不過麵包就比較像是饅頭般地紮實,
我這人啊~ 就是懶得咬東西,所以菠蘿包還是要充滿空氣縫隙的香鬆酥,
就像米其林一星的添好運茶餐廳,那裡的叉燒菠蘿包啊,可真是一絕!
裡頭的牛油切得厚,烤得溫熱的菠蘿包加上冰涼的牛油,微鹹的口感慢慢滲出,
喜愛菠蘿油的朋友,大概就是喜歡這種冰火交融,又透著香酥的多重感受吧!

DSC_0034
最後一道是香煎蘿蔔糕 (50元),只得兩片,這價格在餐牌中感覺有些偏貴。
香港的蘿蔔糕講得是吃得到蘿蔔絲,不過一般口感比較偏濕軟,
1976的蘿蔔糕則是港台混合,既吃得蘿蔔絲,但口感又比較乾而扎實。

餐牌上還有今日特調冷飲,一杯只消30元,便可無限暢飲,
問了問今日只有鴛鴦及可爾必思,便打消了念頭。
鴛鴦還可理解,不過可爾必思嘛~ 和茶餐廳似乎有些違和感…
回來翻查了一下網路食記,發現1976似乎沒有奶茶(?),
唉~ 不喝咖啡的我,看來是無緣在這裡來個菠蘿油加奶茶喝到飽的下午茶了。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來這裡,聽Ally說她的旅行小事!